保障智能電能表運行質量,降低電能表周期更換經濟成本,國網北京電力這樣做
時間:2021-11-29
來源:原創 人氣:2566
一、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簡介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子公司,前身是1905年創建的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以前作為華北電力集團公司的直屬單位,按地市公司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2003年成為華北電力集團公司授權經營、獨立核算的分公司,由國家電網公司按省公司直接管理;2008年成為獨立法人企業。
北京電力公司作為首都最大的公用事業單位,負責北京地區1.64萬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電網規劃建設、運行管理、電力銷售和供電服務工作。2021年,北京電力公司營銷部明確表示將守正創新,擔當作為,扎實推進公司“高質量爭先年”建設。電能表是電網與用戶之間的重要計量工具,在客戶側電力安全、設備接入、數據收集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其計量的準確度將直接影響營銷服務系統的建設。從2018年開始,按照“1級、2級有功電能表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8年”的規定,大量在運電能表陸續達到檢定周期,對現有計量資產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二、項目實施背景
在我國,電能表屬于國家重點管理的計量器具,國家層面對涉及交易結算的電能表實行嚴格的監管措施。出廠后用于交易結算的電能表,每一只電能表都需經過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首次強制檢定”才能被安裝到千家萬戶,未經檢定合格的電能表,不得安裝使用。
“首次強制檢定”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為了保證其計量準確,國家對電能表的使用環節還規定了“限期使用和到期輪換”政策。國家技術監督局(1991)374號文件規定,對直接與供氣、供水、供電部門進行結算用的家庭生活用煤氣表、水表和電能表,只做首次檢定,到期輪換。現有電能表資產管理方式多以JJG 596-2012《電子式交流電能表檢定規程》為依據,按照“1級、2級有功電能表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8年”的規定,不論電能表在輪換周期內的質量水平如何,都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更換。隨著電能表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實際運行壽命普遍達到10~15年,這意味著即使到達輪換周期后,仍然有大量的在用表計量性能完好。目前全國約有5.4億只智能電能表,平均每年到達檢定周期的電能表數量超過7000萬只,這種,“一刀切”式做法在造成人力物力浪費、不利于節能環保等方面的缺陷正越來越明顯。
三、具體創新措施
基于電能表現場校驗模式的檢定周期調整新體系,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通過“風險分級+精準抽樣+現場校驗”的方式,以電能表在線在網校驗代替拆回實驗室內檢定,旨在有效保障北京市智能電能表的運行質量,降低北京地區電能表周期更換的經濟成本。
(一)首檢數據篩查,表計精準抽樣
采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對電能表風險分級,建立全新的動態抽樣方法,相比傳統的國家標準規定的抽樣方法,真實地反映了電能表工況,抽樣更具針對性。為更有效地甄別不同類型電能表運行狀況,提取電能表首檢數據與歷史運行數據為基礎,運用大數據篩查技術對批次進行劃分,從不同風險等級的維度對批次進行分級。按照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提出的計量風險評估方法對批次進行風險評估,劃分極高風險等級電能表、一般風險等級電能表(一般風險等級包括高風險、較低風險、低風險三類)。
極高風險等級的電能表為在運電網中的重點觀察對象,在下發的任務工單中進行重點考察對象標示,現場人員對于極高風險等級電能表多做進一步核查。高風險等級電能表作為后備考察對象,在系統中依據極高風險等級的電能表核查結果進行動態調整,通過將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手段相結合,有效地減少了現場校驗工作的任務量,節約現場人力、物力開支。
(二)人員細化管理,保質提效便民
現場校驗人員應從供電公司計量專業隊伍中選拔,現場校驗人員應具備兩年以上計量現場作業經驗,并對工作票制度、現場安全管控制度、安全工器具使用方法具有一定認識和基礎。年度現場校驗工作啟動前應開展校驗人員培訓工作,全面講授理論知識與現場實操內容,同時應加強現場人員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培訓,通過發放現場作業標準化流程卡片,規范現場與客戶溝通禮貌用語等方式,提升校驗人員的服務水平,避免因誤會引發投訴等問題的出現。現場作業人員做到持證上崗,僅對同時通過理論考試和實操考試的現場校驗人員發放工作許可證。
現場校驗人員信息全部錄入系統中,工作任務下發落實到人,與持有現場校驗設備的工作人員掛鉤。利用“工單式”模式任務直接下派,實現管控中心與一線作業人員的垂直管控、人員信息的集約化管理。
(三)校驗數據精準分析,檢定周期合理調整
現場校驗結束后數據上傳至云服務器中,北京電力公司運用計量風險篩查系統對現場傳回的數據進行分析,依據分析結果出具風險評估報告并傳輸至北京計量院。按照抽樣判定規則:“第一次抽樣結果每批樣本不合格(不符合要求)數量應小于2”,據此對抽樣結果進行符合性判定。依據規定,判定批次抽樣校驗合格率是否滿足批次質量判定要求,得出年度批次質量的判定結論。依據年度批次質量的判定結論,形成《年度電能表運行狀態監控分析報告》并上報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時提交年度電能表檢定周期調整申請。
對于實施檢定周期調整的電能表,北京電力公司應持續跟蹤其運行情況并定期統計匯總用戶申訴、投訴情況,一但發現集中性的計量異常或用戶投訴,立即報告北京市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于確認的不予實施調整檢定周期的電能表批,北京電力公司將及時進行更換。
四、項目取得成效
北京電力公司于2018~2021年開展了對2010~2014年度安裝在運的電能表運行質量監督評價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支持與認可,并通過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復,對2010~2023年安裝在運的電能表質量合格的批次延長檢定周期4年。北京電力公司參與起草并發布了JJF(京)51-2017《智能電表現場校驗規范》、JJF(京)68-2019《電能表現場校驗標準裝置校準規范》和JJF(京)71-2019《智能電能表檢定周期調整實施規范(試行)》等地方規范,為后續的電能表質量監督評價工作提供技術、管理依據。2018年,基于電能表現場校驗模式的檢定周期調整新體系的《智能電網電能計量系統質量評估與風險預警技術研究》獲得了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一)社會效益
成果推廣后可長期有效地促進電表產業的產品質量提升,為電表產業實現技術升級提供數據依托和支持,更為改變包括水、燃氣、熱力等其它能源計量器具傳統的計量監管模式提供了新的管理依據。在全國其它網省公司推廣應用后,將持續提高電力計量技術和電力計量監管的目的性、計劃性和合理性,實現電力企業和消費者的雙贏,為促進社會的和諧,改善能源服務質量,促進節能減排具有重大意義,預計平均每年可減少塑料消耗3.02萬噸,相當于節約石油約18.6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33萬噸,節約金屬2.52萬噸,減少電子垃圾1.44萬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社會效益明顯。
(二)經濟效益
2018年至今,基于電能表現場校驗模式的檢定周期調整新體系在北京地區得到成功應用,建立智能電表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評價和質量管理體系。研制的高精度現場校驗裝置、智能電表現場校驗抽樣系統、質量監督評價分析系統,提高了電能計量的準確度,提升在運智能電表的運行質量。推廣應用到全國其它網省公司后,平均每年可降低電能表更換支出33%以上,保證了電能計量準確的同時,避免每年大批量電表的集中拆換過程,減少人力、物力資源的耗費,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